在一場TED演講中聽到這個名詞,這是Sendhil Mullainathan在說明「最後一哩」問題時所舉的例子之一,然而從中文翻譯「交叉耕作」中搜尋的結果並不多,後來才發現中文應該譯作「間作」,果然使用「間作」發現很多的資料。
但進一步要問,為什麼在台灣「間作」仍不風行?是我們的「最後一哩」出了什麼問題嗎?
以下先將演講稿列出,完整演講可參考這個連結。
中譯:
我還有一大堆這種例子, 都是無法堅持到最後一哩才產生問題, 不只是醫療方面的問題, 這裡還有其他科技上的問題, 像是農業。 我們以為會有糧食危機,所以我們製造出新品種的種子; 我們以為農人的收入會是問題, 所以我們開發新的農耕技術以提升收入。 嗯,我們來看看以前的老方法,那些我們已經實行多年的老方法, 例如交叉耕作。交叉耕作確實能增加農民的收入, 在耕作稻米時,有時我們會發現,當你將不同品種的稻米 一排一排地交叉耕作時,其產量會出奇地高。 有些人會這樣做, 但大部分的人不採用這種方法,為什麼? 這就是最後一哩的問題, 每一個例子的問題都出在最後一哩。原文:
Here I have a bunch of other examples, all suffer from the last mile problem. It's not just medicine. Here's another example from technology: agriculture. We think there's a food problem, so we create new seeds. We think there's an income problem, so we create new ways of farming that increase income. Well, look at some old ways, some ways that we'd already cracked. Intercropping. Intercropping really increases income. Sometimes in rice we found incredible increases in yield when you mix different varieties of rice side by side. Some people are doing that, many are not. What's going on? This is the last mile. The last mile is, everywhere, problematic.
讓我們進入正題,什麼是間作?為什麼稻米適合間作?
耕作方式分為許多種,連作、輪作、多次作、重複作以及間、套、混作,詳細可參這裡。
關於「連作」有許多有趣的問題,例如為什麼蔥不適合連作?連作障礙又是什麼?我有另外寫一篇文章介紹。
「間作」即指某作物生育期中,於行間種植另一種作物的方式。(資料來源)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